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政府、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以各单位发展为目标的信息化要求日益迫切,各单位的业务需要在统一的环境下、在部门之间进行处理。原先各自为政所实施的局部应用使得各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满足业务处理的需要。有条件的单位投入资金将以前的系统重新升级、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有新的系统要上,又发现这些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不能从现有系统中提取,又出现了 “信息孤岛”。此外,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行业之间由于系统的差异,信息更是不能共享,这也是新的“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应用推广和普及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化进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没有日益扩大的信息化要求,“信息孤岛”仅仅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出现,也容易得到解决。只要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在推进,政府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网络沟通的需求日益密切,就会产生新需求下的“信息孤岛”。
2、问题关键
构建一个功能强大、易于扩展、兼容并蓄的数据交换平台是今后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为此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在保持原有业务应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资源构建新的应用,并能方便的集成待建与在建项目;
应支持分布式异构系统的快速集成,支持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及数据源;
应具备灵活的策略定义与配置,应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或界面,便于掌握及使用;
基于各部门的共享数据,建设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以便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利用,提供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展示。
3、数据整合的主要收益
基于很多应用实例可以发现,应用环境中经常会遇到数据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数据混乱的现状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信息利用率低,这样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政府或企业投入的it建设成本,而且无法达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发展速度的目的。
数据整合能给用户带来的最大收益就在于为发展提供直接助益除了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现有设施和内容的作用之外,数据整合可以为知识的积累提供坚实的基础,无论从眼下的利益还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可以利用更好的数据整合创造出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多元化、创新性等趋势不断走强的当前形式下,能够快速汇总和筛选出有用数据将成为真正的赢家。
通过将所有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库,用户将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分析信息,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大部分政府部门当中,支持政务工作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往往也不具有足够的整合性,很多部门从不同的厂商采购不同的软件产品,这些系统之间的互通性也是数据整合工作能给政府部门带来的重要帮助之一。
事实上,下一代数据中心之所以非常强调soa的概念,也是基于其在应用层面对政务信息进行整合的目标。在异构计算机设施遍布的应用环境当中,数据中心除了将信息整合成统一的格式和形式,还能够利用soa技术充分地整合各种应用软件系统。
基于esb的数据整合平台可以基于各种不同的数据链路,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灌入数据中心,供各种基于数据发掘技术的智能分析组件使用。另外,对于很多没有正式应用信息系统管理的部门来说,数据整合还可以规范和清理部门的原始数据信息,为部署管理软件这样的活动奠定基础并大大提高实施成功率。
4、如何进行数据整合
对于国内的it应用来说,以前大部分成本都花费在硬件设施构建上,而与此有很大不同的是,国外的it应用有很大一部分预算是用于数据特别是业务信息的整合方面,有些应用甚至达到了接近50%。这些客户通常是通过购买专业的数据整合软件来解决这类问题,客户自身一般没有能力将数据有效整合,同时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需要投入高额成本甚至是比外购服务更高的成本。
数据迁移是数据整合工作中最先开展的步骤之一,也是所有数据整合活动的基础。与建立数据标准再将不符合标准的数据手动录入到系统当中的方式相比,利用数据整合无疑是更加有效的手段。对于注重实效的用户以及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快速完成数据整合工作的用户,应用专业的数据整合工具搭建数据交换平台无疑是首选方案。
下一代数据中心之所以非常强调soa的概念,也是基于其在应用层面对业务信息进行整合的目标。
方案价值
通过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系统的各类数据经过清理、整合、汇总后,集中到数据中心,形成综合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加强信息共享度,便于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和利用,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和多口采集,加强了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
数据交换平台采用xml技术应用于消息和数据表示、数据和构件建模以及系统配置,为应用集成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在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图形化构件拖放、编排和配置,实现应用之间或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同步,快速构建新的应用。使得原来条块式的信息系统建设迈上面向决策支持的信息支撑系统建设的新台阶。
数据交换平台基于中创中间件产品inforsuite的服务集成总线(sib)套件构建,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各类操作系统,以及oracle、db2、sybase、sqlserver等各类数据库。
操作系统 |
数据库 |
windows 95/98/nt/2000/xp |
oracle |
ibm aix |
sql server |
hp unix |
sybase |
sco unix |
db2 |
unixware |
mysql |
sun solaris |
informix |
linux |
其它主流数据库及国产数据库 |
由于现有应用系统之间的技术体系的异构性、自治性、封闭性和紧耦合的特点,共享应用系统的软件资源(业务逻辑)变得异常的困难,因此对应用系统的集成通常采用数据级的集成方法来达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各部门现有系统采用esb的技术,也就是服务总线+构件的方法,在数据级来实现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同时,通过中心数据库的数据对象服务,实现其他应用共享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外部应用系统通过数据连接接口,访问中心数据库;在数据连接接口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综合应用的服务端构件;在服务端构件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完成独立业务的粗粒度应用接口服务;将其发布为web服务,供界面构件调用;也可以将应用接口服务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供其它外部应用系统使用。
图 1 数据交换平台逻辑框架
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产品inforsuite sib搭建,inforsuite sib遵循jbi(java business integeration)规范,是一个基于soa架构的、事件驱动的和基于消息的中间件平台,采用插拔式、构件化的体系结构。以“核高基”技术为核心,以消息驱动为重点,通过服务组装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松耦合集成。通过数据抽取或数据变化形成的消息,驱动应用系统之间或应用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最终在数据资源层面达成应用系统的整合。
目前可通过两种方案来实现数据级集成。第一种方案:中心模式的数据共享。以中心数据库为中心,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第二种方案:对等模式的数据共享。应用系统的数据变化,会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其它应用系统向数据交换平台订阅数据,增加或更新相应的数据内容,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
、中心模式的数据共享
中心模式的数据共享,是以中心数据库为中心,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需要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将各个业务系统中的可共享数据,分主题集中到中心数据库。第二步,将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主题发布给各个需要共享的业务系统,并增加或更新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通过这两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达到业务系统在数据级集成的目的。也就是说,某个业务系统采集的数据,可被相关的其他系统共享,避免重复采集和数据的不一致。这样,要求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项和数据内容是可共享数据的合集,而各个业务系统使用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或数据内容的子集。
、对等模式的数据共享
对等模式的数据共享,是将应用系统的数据变化,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其它应用系统和中心数据库向数据交换平台订阅数据,并增加或更新相应的数据内容,从而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某应用系统是某种共享数据采集入口,将这些可共享数据规划为主题信息,并为该系统构建数据抽取的服务;为共享这些数据的应用系统和中心数据库构建数据存贮的服务。负责数据采集的应用系统,一旦采集到新数据或修改数据,将把数据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将数据推送给数据存贮服务,并将数据增加或更新到对应的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和中心数据库中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发布/订阅的功能,同时实现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的集中(存贮到中心数据库)。
目前inforsuite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包括国税总局在内的诸多税务行业客户,不断提炼积累应用实践中,沉淀了大量行业知识,为纳税评估系统、税收分析系统等关键性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山东省国家税局:利用inforsuite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业务挑战:数据分散,难以进行宏观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难以形成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决策信息库。
价值体现:以数据中心平台为基础,实现了税收分析预警应用、纳税评估应用,税收监控与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仅纳税评估系统就提供了407个评估方法,组合形成191个评估模板,为税收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